內窺鏡是一個配備有燈光的管子,內窺鏡可以經人體的天然孔道,或者是經手術做的小切口進入人體內。
初的內窺鏡是用硬質管做成的,發明于100多年前。雖然它們逐漸有所改進,但仍然未能被廣泛使用。后來,在20世紀50年代內窺鏡用軟質管制作,因而能在人體內的拐角處輕易地彎曲。在1965年,哈羅德·霍普金斯在內窺鏡上安裝了柱狀透鏡,使視野更為清楚,今天的內窺鏡通常有兩個玻璃纖維管,光通過其中之一進入體內,醫生通過另一個管或通過一個攝像機來進行觀察,有些內窺鏡甚至還有微型集成電路傳感器,將所觀察到的信息反饋給計算機。
有些手術可以用內窺鏡和激光來做,內窺鏡的光導纖維能輸送激光束,燒灼贅生物或腫瘤,封閉出血的血管。
工業內窺鏡無損檢測原理
工業內視鏡,是無損檢測的一個分支,也可以說是專門的一個檢測技術。
工業內視鏡由于它的特殊尺寸設計,可以讓我們不破壞被檢測物體的表面簡便、準確地觀察物體內部表面結構或工作狀態。
無損檢測需要使用工業內視鏡作為檢測工具,是為了滿足工業復雜使用環境而專業設計生產的。內視鏡檢測是近年來隨著內視鏡生產制造技術的發展而逐漸得到廣泛應用的一種檢測技術。
工業內視鏡可用于高溫、有毒、核輻射及人眼無法直接觀察到的場所的檢查和觀察,主要用于汽車、航空發動機、管道、機械零件等,可在不需拆卸或破壞組裝及設備停止運行的情況下實現無損檢測,另外一方面工業內視鏡還可與照相機、攝像機或電子計算機連接,組成照相、攝像和圖象處理系統,從而進行視場目標的監視、記錄、貯存和圖象分析.為診斷和處理提供很好的保證。